近年来,网络餐饮蓬勃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各种隐患。本月起,《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明确无固定店铺的食品摊贩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
就在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互联网餐饮经营者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浙江禁止无固定店铺的食品摊贩从事网络食品经营,可以说是对上述国家新规的落实与延伸,它抬高了网络餐饮的经营门槛,有助于从源头加强监管,筑牢网络食品安全的线下“堤坝”。
“不能进的厨房,不能说的秘密。”这是不少消费者对互联网餐饮的无奈调侃。这几年,搭“互联网+”的快车,网络外卖成了不少人,特别是年轻白领生活中的刚性需求。然而,与普通餐饮不同,互联网上的外卖食品,生产过程看不见、摸不着,材料新鲜不新鲜、厨房干净不干净,消费者无法现场察看,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状态。反观经营者,从媒体多次曝光的情况看,一些外卖餐馆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苍蝇乱飞。更有甚者,个别“三无”商户钻网络经营的空子,用劣质食材、过期食品滥竽充数,一边赚黑心钱一边毒害消费者。
公平地说,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经济,网络餐饮难免存在自律盲区和监管空缺。举例而言,网络订餐远离公众视野,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配送各个环节的监管如何落实?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第三方平台和餐饮经营者各自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成长的烦恼”虽然很多,我们却不能就此畏葸不前,更不能对新生事物放任自流。和共享单车一样,已经融入百姓生活网络餐饮,在经历了最初的野蛮生长后,更需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市场竞争一样不可或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既然网络餐饮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其监管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把好准入关,筑牢堤坝、未雨绸缪,而不能等出了事情才加大监管力度。从这个角度看,食品摊贩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这一方面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也弥补了第三方订餐平台的监管盲点,确保在网络平台监管失灵的情况下,不法商户也不能在网络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鉴于网络餐饮鱼龙混杂的现状,此举维护了消费者饮食安全的权益,有利于网络餐饮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