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嘉兴新闻 > 嘉兴专题 > 正文
讲习所:精准,在习近平的扶贫观里有多重要?
365限制投注新闻网     2015年12月10日 11:58:27     手机看新闻    我要投稿     飞信报料有奖

【学习进行时】未来5年,脱贫已成为举国上下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精准”更成为脱贫之举成败的关键。

对扶贫工作有着深入思考、对贫困群众有着真挚情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和讲话中反复强调“精准”的重要性: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

习近平为何如此看重精准?新华网“讲习所”推出《精准,在习近平的扶贫观里有多重要》为您详细解读。

贫困,发展中大国不协调的画面

扶贫一直以来是习近平牵挂和担心的事情,也是40多年来让他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他曾说“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当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可人均收入还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国内仍然有7000多万贫困人民连吃喝等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按照年收入2800元的贫困线标准,贫困人口每人每天的购买力只在7.7元左右。在北京,这些钱可能连一顿早餐都不够。

有媒体曾报道,在我国贵州一处苗族聚居的贫瘠石山区,孩子们住在山上,上学要爬十几公里的山,经过悬崖峭壁,还要躲避突然滑落的石头。村子里没有洁净的生活用水,也没有干净的厕所,人畜都住在一块……

这些情景,与常常“霸占”媒体版面的富人开豪车、出入高级餐厅、狂买奢侈品等画面是如此不协调。

在我国富裕的地方还有着食不果腹的贫困,这无疑反映了我国经济秩序的整体失守,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不是很高。

贫困问题,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心头之痛。

贫困,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2011年由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作出版的《贫穷的本质》一书曾指出,多年来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贫穷是什么?是吃不饱吗?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吗?过去国家扶贫的措施基本是从吃得饱饭、能看病、能上学等方面入手来摆脱贫困,但为什么还有7000多万绝对贫困的群体。

很多人没去过贫困地区,不知道贫困人民到底有多穷。曾经有一部纪录片,片中几个场景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不知道原来要吃中午饭,因为他们长这么大,都没吃过;那些孩子冬天赤脚、衣衫褴褛,手脚全是烂掉的冻疮……

对于绝对贫困人民来说,他们每天挣扎在是否活得下去的现实困境当中,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储蓄,没有创收,甚至没有生活。

但比这些更糟糕的是,他们长期生活在与贫困对抗的绝望和冲突中,贫困均衡很难打破,他们“贫穷志短”,缺乏改变的欲望和信心。

因此,贫困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所剩无几,又缺乏内生动力。不管是外界一时的帮助,还是贫困人民一生的勤劳,或许都无法改变命运。

要改变贫困,就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我们要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拿出能改善他们贫困境况的有效手段。

导致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

贫困是一个结果,导致贫困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不可否认,我国贫困问题十分复杂。在7000多万贫困群体中,除了居住在石山区,还有深山区、高寒区、黄土高原区等偏僻、不适合生活的地方。

不管是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都只是贫困成因的冰山一角。

今年,一名自称来自湖南某村村民,给上级领导写了一封“扶贫名单不公平、不精准”的投诉信,希望引起领导的重视,给真正贫困人口翻身的机会。

他在信上说,村里的扶贫主要扶领导干部的亲戚,而自己一家四口常年挤在一个40平米、墙砖大裂漏雨的破烂房子里,却没有被登记和通知。

从投诉信中,我们能看到过去扶贫工作存在没有扶到点子上、实惠也没真正落到贫困人口身上的问题。例如,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撒花”,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的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

这不仅暴露了政府作风上不严不实的问题,也集中反映了扶贫工作不精不准、大而化之的缺陷。

贫困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现象,倘若不深入贫困地区,不了解贫困群体所思所想所需,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与具体贫困环境不相符合,没有针对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都得细细分类,一一对应找到办法,“精准”二字呼之欲出。

精准扶贫,或将成为撬起贫困大山的支点

尽管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们生活依旧艰难,但中央态度很明确,就是要消除贫困。各级扶贫部门均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己任,精准扶贫。

从对贫困宣战的态度中,我们看到国家的责任变得确定、明确和巨大。习近平对新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提出精准的要求。这意味着,要撬起贫困大山的支点,要利用精准这根杠杆。

扶贫攻坚忌讳含含糊糊、画粗线条、搞一刀切的扶贫方式,关键在找准找实贫困户,把家底摸清、把情况搞准,从而根据具体情况、贫困户家庭人口、产业特点、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等,制定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

而具体怎么扶?我们可从广东精准扶贫帮扶“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模式中,发现精准逻辑。

扶谁的贫——对3407个村36.7万贫困户158.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

谁去扶贫——全省派出3541个工作组11524名干部进村驻点;

用什么去扶贫——筹集227.3亿元资金为“双到”提供支撑;

如何去扶贫——创造金融扶贫、劳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扶贫模式。

……

正如诺贝尔奖委员会在一次颁奖后表示,“除非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办法,永久和平是无法实现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精准扶贫不仅是中国样本,更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智慧。

?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骆静    责任编辑: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