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麻溪港河王江泾镇级河长孙琪与江苏省盛泽镇河长办联络员庄良华共同登上执法船,对江浙两省交界处的麻溪港河道进行巡查。这是省际边界水域联合河长制建立后,双方进行的第四次联合巡河。
一次巡河,两省牵手
2400米长的麻溪塘,从西往东流过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经太平桥下穿苏嘉公路后进入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进而汇入京杭运河。
当天的巡河路线跨越省界,先后经过麻溪港、清溪等河道。在麻溪港太平桥附近,巡河人员发现一条沉船,孙琪马上联系了保洁公司,让他们及时打捞沉船。在清溪吴江段,巡河人员发现一些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葫芦,河长也马上联系了保洁单位,对该处水葫芦进行打捞清理。
一路巡查一路交流,两省河长在巡河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并互相启发,提出解决办法。今年2月底,为了共同的治水目标,秀洲、吴江建立了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联席工作机制。两地通过设立联防联治办公室,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定期联合执法巡查等举措,共同推进界河治理、河道保洁。4月底,两地又探索建立“联合河长”制,形成从区到镇、到村的全面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巡河可及时沟通双方发现的问题,快速明晰各自责任,最短时间内将问题解决处理好。”秀洲区治水办主任曹志斌表示。
一个模式,两岸通用
在麻溪港太平桥监测点,记者看到岸边堆满了刚刚从河道里打捞上来的水葫芦。当天的值班保洁人员钱金荣和范桂英仍在河岸边卖力地打捞着。相比夏季水葫芦爆发期,现在已经有所下降。
对麻溪港水葫芦问题的治理,凸显了联合河长的作用。据孙琪介绍,今年,为了治理麻溪港的水葫芦,他就联合了上游吴江盛泽镇的河长,安排了两地统一的打捞行动。
“先在交界处设立拦污栅,我们自上而下,他们自下而上。”孙琪说,通过联合行动,水葫芦得以一次性集中打捞,有效避免了往年“两地水葫芦随意漂移,总也打捞不完”的情况。
在水葫芦爆发的高峰时段,因为没有专业的打捞船,盛泽段的水葫芦打捞速度一直很慢。得知情况后,王江泾镇主动“增援”,抽调了一艘水葫芦专业打捞船赶赴上游,参加盛泽镇的打捞工作。
嘉兴摸索了三年的保洁模式成效显著,如今这个模式也已经跨越了省界,被对岸的吴江区盛泽镇采用。目前吴江方面已经按照嘉兴的保洁经验强化河道保洁水平。
范桂英家住王江泾镇西雁村北城浜,从家里步行至麻溪港仅有300米。在河岸边住了大半辈子,从事河道保洁工作也已有两年多,对于河道保洁的情况,范桂英最有发言权。“河水今年明显比较好。”范桂英表示,“去年河道安装了拦污栅,对水葫芦进行定点打捞,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泓清水,两地守护
“麻溪港最近有不少上游漂过来的水葫芦,请帮忙查看保洁情况。”前天早上7点,巡查河道后,孙琪在“省际边界联防联治”微信群内向盛泽镇河长办联络员庄良华留言。看到信息后,盛泽镇河长办马上派人前往了解,在7点50分发回反馈信息和图片,“前两天拦污栅被船撞坏,闸门变形导致水葫芦流出,已经在派人修了。”
经过简单的沟通,省界河道保洁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自从建立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联席工作机制以后,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巡河、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迎刃而解。”孙琪表示。
虽然仅一河相隔,但在以往的治水工作中,两地都是各自为政,即使负责治水的镇、村工作人员,彼此都不认识,往往一些小问题不解决,慢慢变成大问题,最后难以解决。昔日因发展经济,污染了界河,双方各执一词;如今打破边界藩篱,实现跨界合作,双方重新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水质转好,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西雁村北城浜,何东承包了300多亩土地。出去闯荡过多年的何东,回来后发现,以前监管薄弱的交界地带,如今正蓄积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何东在承包田里种起了草莓、葡萄、莲藕、梨等各类经济作物。背靠西雁荡,何东又动起了脑筋,他计划开发观光游,吸引周边游客,前来采摘农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