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嘉兴新闻 > 嘉兴专题 > 正文
邹氏纺织品:“个转企”推动企业扭亏为盈
365限制投注新闻网     2016年08月08日 13:39:15     手机看新闻    我要投稿     飞信报料有奖

  和其他村庄一样,海宁市长安镇大型村夏日里显得特别安静,海宁邹氏纺织品有限公司就在村中。公司前身是海宁市邹氏纺织厂,成立于2012年,但工厂业务一直上不去,连年亏损;2015年时,税务部门的一次政策上门,让老板邹瑜下了“个转企”的决心,随着性质的转变,公司也开始有了起色。去年,公司产值已达200万元。说起未来,邹瑜很有信心:“我们稳扎稳打,为将来做大做强打好底子。”

  

  满腔热情投身创业

  邹瑜是一名不折不扣的80后,出生于1982年的他,比起同龄人来,经历更丰富一些。当别人还在念高中时,邹瑜已经在一家纺织公司工作了,从干杂活开始,他渐渐熟悉了整条纺织流水线。

  “那个时候年纪小,而且万事开头难,刚起步时比较辛苦。”邹瑜说。但是随着对业务的熟练,邹瑜逐渐被老板器重,让他负责对接染厂,由此,邹瑜认识了许多染厂负责人,为日后自己创业奠定了基础。此外,邹瑜还精通检验、包装等环节。

  2010年邹瑜开始了创业行动。不过最初,他只是在家小试牛刀。直到2012年,他决定辞职创业,开办了海宁市邹氏纺织厂,邹瑜正式成了一名“个体户”。

  

  创业刚开始就遭遇滑铁卢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原本满怀激情想要闯出一片天地的他,却陷入了连年的亏损中,一直亏了近4年。回想过往,邹瑜仍能感觉到当时的焦虑。

  “我总结了一下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环境行情不好。”邹瑜说。在2008年以前,大家都是使用提花布作为窗帘的,但是2008年开始,出现了遮光帘,往布上喷上一层黑色的漆,遮光率近100%,而普通的提花布遮光率只能达70%左右;价格上,遮光布每米10元左右,提花布则是20多元。

  如果再沿着老路走,工厂只能倒闭。邹瑜细细分析了两者的利弊,发现提花布有一个绝对优势,就是有花纹更美观。“现在大家都不怕贵,就怕东西不好。”为此,邹瑜将原本定位于中端的产品稍稍往上提了些。他开始大范围地阅读行业杂志、参加展会,不断更新产品花样。

  邹瑜告诉记者,设计一种花样并打样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若客户满意,再出小样,成本在5万元左右。他一年打样在50个左右,但最终热卖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但是凭着这一两个热卖的花样,邹瑜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去年开始,工厂开始盈利。

  

  “个转企”帮助企业扭亏为盈

  公司扭亏为盈,这其中倾注了邹瑜无数的心血。“其中,‘个转企’也是我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企业性质的转变让我们有了更大的视野和更明晰的规划。”邹瑜说。

  2015年12月,在一次地税工作人员上门宣讲后,他决定“个转企”。邹瑜介绍,“个转企”的企业,贷款利息可以按规定享受财政奖励,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的资金链紧张问题;另外,这也符合邹瑜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

  “个转企”的过程格外轻松。工商、税务部门开通了绿色通道,还有专门的代办人员,辅导企业准备资料,并帮助企业代办,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海宁市邹氏纺织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海宁邹氏纺织品有限公司。“转制之后,我们谈起生意来更有底气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要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来经营了。”邹瑜说。

  对于未来,邹瑜表示不会急功近利,而要稳扎稳打,深耕提花布,不断创新,生产出更多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企业启示录】邹瑜年少打拼,而立之年做起了公司老总,经历了连年亏损却不轻言放弃,在他的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通过“个转企”,邹瑜开始思考现代公司的管理模式,为脱离家庭作坊、拓展更大的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来源:2016年8月8日 第三版    作者:骆颖叶 通讯员 潘 岚 吴欣苗    编辑:闫拥洲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