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嘉兴新闻 > 嘉兴专题 > 正文
瑞栋制衣:“个转企”打破家庭作坊印记
365限制投注新闻网     2016年07月06日 10:58:59     手机看新闻    我要投稿     飞信报料有奖

  盛夏还未到来,冬天更是遥远,但羽绒服企业已经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了。近日,记者走进平湖市独山港镇瑞栋制衣厂,所有工位座无虚席,工人们正在紧张工作;另一旁,成品羽绒服已经折好装框,堆成一人高。据介绍,这些羽绒服都将出口日本、美国等地。

  从普通车工到公司老总

  瑞栋制衣于2013年完成“个转企”,从家庭小作坊到一个拥有60多名工人的企业,瑞栋制衣的规模虽然在逐步扩大,但依然可见一些典型的“作坊”式特征,例如,厂房就是总经理缪树妹家的一、二楼,工人是缪树妹的亲戚或邻居。

  “这些都和我过往的经历有关。”缪树妹说。

  1985年,缪树妹17岁,她进了服装厂工作,没有高学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她只能做个最普通的车工,这一做就是13年。缪树妹喜欢做衣服,也很好学,学起来又快。有的工种比较累,别人不愿做,但她愿意;有的工序很复杂,别人不会做,她学着做,13年间,做一件衣服所有的步骤、工序,她都摸透了,哪个岗位上有了空缺,她都可以立马顶上。

  “记得那时候做得最多的是开口袋。”缪树妹回忆,“公司给每个人都下了任务,做完一定的量才可以下班,但是我每次都可以提前下班,因为我做得快。”想起往事,缪树妹显得非常自豪。缪树妹不仅速度快,而且做工细,负责品控的同事对她的产品一直很放心。

  缪树妹说,机缘巧合,1998年,另一组的组长回家待产,组长之位空缺,就让她顶上。之后,缪树妹在管理岗位上又做了8年,主要负责质量。

  到了2006年,缪树妹获得了一个去日本进修的机会。在日本,她又回到了工人的岗位,但业余潜心钻研技术,对做服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三年后,她回国了。

  “在日本时工资高,回来后还是回到厂里,我有点不愿意了。”缪树妹说。也是在那时,她筹划起了自己创业。缪树妹说,在日本时认识了一个日本客户,愿意给她一部分单子,这也直接促使她自立门户。

  “个转企”帮助摆脱家庭作坊印记

  2010年,缪树妹在自己家一楼开起了制衣厂。最开始,厂里只有8个人,都是自家亲戚,管理层则只有她一个人。

  “我做生意讲求一个‘诚信’,哪怕这单是亏损的,答应人家的,我肯定要完成。”缪树妹说。羽绒服有很强的季节性,从4月份到第二年1月中旬很忙碌,刚开年时相对清闲,单子不多。但给工人的工资是一样的,因此刚开年时往往是亏钱的。可缪树妹依然会把工作做好,因此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服装从单一的出口日本,发展到了出口欧美,还代理了国内乔丹、意尔康等知名品牌。

  在发展的过程中,缪树妹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事。缪树妹介绍,刚开始,所谓“服装厂”就是个家庭作坊,个体户性质,只能开50万元的发票,超过50万元后,想再开发票就非常困难,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手续。为此,她不得不注册多个厂,最多的时候有五个。

  另外,有的初次合作的公司,因为对缪树妹的厂不熟悉,需要她带着营业执照去商谈,并且必须具备大额开发票的能力,每到这种时候,缪树妹就会对“个体户”性质带来的限制感到困惑。

  2013年,在一次地税工作人员上门宣传之后,她当即决定“个转企”。“个转企”的过程缪树妹本人也说不清楚。“因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我们只要把资料备齐了,交给他,他就会帮我们办好。而且速度很快,前后可能也就半个月的时间。”缪树妹说。

  “个转企”后,除了开发票更方便,能给客户更多的信任感外,还可以享受退税政策。缪树妹称,去年仅退税就退了8万元。“我们过去是没有退税的,现在有了,等于是多赚的钱,是净利润。”说起退税,缪树妹非常兴奋。

  “个转企”后,缪树妹的生意越做越大,她每年都会将一部分资金用在设备投入上。今年新购置了4台刀边机,可以将裁剪和锁边同步完成,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家里的一楼已经不能完全容纳生产需求,为此,她又在外租了一个仓库,专门存放机器设备。

  “这几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不少大型服装企业或者倒闭,或者迁往内地,但我们却依然保持着增长。”缪树妹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虽然不大,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稳。”

  缪树妹说,“个转企”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相信公司将逐步走上现代企业的道路,摆脱家庭作坊的印记。

  

  【企业启示录】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创二代,缪树妹从车工开始,不断积累,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做了老板。但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开发票难、信任度低等“个体户”所带来的限制,“个转企”打破了这些桎梏,为家庭作坊到现代企业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2016年7月6日 第四版    作者:骆颖叶 通讯员 吴欣苗 戚君会    编辑:闫拥洲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