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奇蓁:推进中国核电自主化建设的元勋
- 2002年,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海盐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一号机组正式投入运行。作为这一国产化核电项目的总设计师,叶奇蓁从核领域跨越回归其最初所学所研究的电力领域。他个人的这样一个轮回,无论对于我国的核应用建设,还是对电力事业的发展,都是意义非凡的巨大进步。
- 叶奇蓁 核能智囊的能耐与能量
- “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毕生从事技术工作的叶奇蓁,深知这8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打开视野,多想想中国未来的发展
记者(下简称为记):您在海盐工作期间,有回盐官再看看吗?
叶奇蓁(下简称为叶):当然回去过的。从1997年开始到秦山二期现场工作,到2005年,那些年,我经常在北京、上海、嘉兴之间赶来赶去,所以,有机会回去看看。不仅我回过盐官,我的孩子们也去过。不过,老家那边也没有认识的人了,回到那里,也只是旅游观光的性质。2005年之后,秦山二期工程建设已经理顺,我的工作重心不再在海盐。那之后,没再回去。
记:在您看来,“中国梦”究竟意味着什么?
叶:中国梦,一个基础就是国家要富强。我们这一辈人,切身感受过“国弱受欺凌”的痛苦。我10岁左右的时候,上海还沦陷在日军手里。老百姓吃不上米,为了买米,我和母亲到如今的徐家汇一带,穿过日本人的岗哨和铁丝网,到郊区农村买米。如果回来的时间晚了,通道就关了,回不了城。记得有一次,我背着一小袋米,急急忙忙地要过日本人的岗哨,跑着跑着,摔了一跤,米洒了不少,心疼得要命。后来,我们想搞自己的原子弹、核电站,一些国家对我们进行各种封锁,非常艰难。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强,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只有我们努力了,中国梦才能实现。
记:我们从您身上能够感受到一种非常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是不是也是您拥有很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呢?
叶:我们这一代人,都把为国家奉献看作是一种使命。每一个亲眼看到新中国巨变、亲身经历新中国发展的人,都会这样想。当年,上海解放前,物价飞涨,人心惶惶。那时,我在读高中,受上海交大进步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当时的政府非常反感。上海解放战役期间,我们亲眼看到解放军战士进入市区之后睡在马路上的情景,上海市民都非常感动。那个时候,上海还没有全境解放,我便和一些同学主动加入宣传队,向上海市民宣传革命思想。新中国成立,我们才开始过上比较安定的日子。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必须全力报效国家。记得在前苏联留学的时候,我们国家正处在困难期,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都省吃俭用,把国家发放的生活补贴节省下来,捐回国内。工作之后,更是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给建设国家出份力。这种爱国的情感,都是自然而然的。
记: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国深造,并且尽量留在国外。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不过,客观上来说,国外现在发展的机会很少,和我们国内是没法相比的。而且,真正在国外取得很好的成就的人,也不多。我建议他们在选择的时候打开视野,放眼今后,多想想中国未来的发展。在国内,他们更加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