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的猛增,城市违停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城市文明进程中的顽疾,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中的一大难点。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海宁市对违章停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硬件设施和执法管理两方面入手,大大改善了海宁市区违章停车的情况。
一、优化泊车硬件设施,促进规范化停车
(一)改善现有停车设施,强化停车管理。一是市区公共停车泊位标线划设。前期对市区公共停车泊位的情况摸排后,对市区主要道路的2000余个老旧车位进行重新划设,对于可增设车位的地方增划车位标线。
(二)增资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治理违停乱点。2017年市区停车综合治理项目列入今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投资680万,对市区42处停车乱点(区域)增设护栏、石柱等停车管理设施,规范停车秩序;完成赵家漾路、康乐路下沉式机动车位改造,增加了92个停车位。
(三)增设零时停车位,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海宁整合小区、机关事业单位、道路边等停车资源,推行“日夜”分时段错时停车机制,新增6个停车点,200余个停车位。包括学林路两侧(学林桥至文礼路之间)、尚德路两侧(文博路至文礼路之间)、文宗路(朵小拉至庆安幼儿园之间)、文宗路(竹韵院至江南大道之间)、育才路(育才桥至小陈桥之间)、桃园路两侧(俞家桥路口至长水桥之间),停车时间是19:00到7:00,这一时段内停车都是免费的,但是在规定时间以外则会视为违停,以避免占道停车对早晚高峰造成更大的通行压力。
二、完善机动车违停执法流程,注重执法人性化
(一)温馨提示先行、执法贴单跟进。温馨提示是一张提示车主,自已已存在违停,希望车主自觉改正违章行为,规范停车的提示卡,相当于给违章车主一次及时改正的机会。一般对于违停多发、频发区,在进行集中整治前会进行为期三天的温馨提示发放,以作提醒,然后才会对持续违停车辆开具违章罚单。
(二)注重事前询问,做到及时规劝。对于沿街违停,大部分违停车主就在附近,事先询问可劝离大部分违停车辆,给违停车主改正机会的同时及时疏通了道路,达到了比贴单更好的管理效果。
(三)明确消单界限,有理有度。若在贴单执法过程中,若遇到当事人及时出现的,执法队员在整个执法过程尚未完毕之前,均予以消单处理,并对违停当事人进行教育劝诫。如果整个执法过程已经完毕,均不予消单。
(四)态度和善、用语文明。与当事车主交流时严肃又不失平和的语言、“你好!”、“请”等礼貌用语,也处处体现执法的新面貌。
(五)调整违章停车处理中心位置,方便市民处理罚单。修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违章停车处理中心搬迁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违法受理处集中受理,使得违停执法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三、组建专门贴单团队,加大违停处罚力度
(一)创建文明城市期间,将市区分成五个网格,同时组建了五个贴单组,进行责任包干,每组负责一个网格,实现违停时时监控,严控违停高发、多发地带。
(二)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后,以属地为主,组建违停帖单组,加大对侵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违章停车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违章成本,有效遏制车辆乱停乱放、商家私占车位等现象。
(三、不定期组织开展违停执法专项整治。既有综合执法局内部开展关于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违停专项治理,也有与海宁交警联合进行的违停整治活动,使治理违停能够更有效、全面,督促市民规范停车。
四、面临执法困境
(一)时段性违停。乱停车现象有一定的时间性,基本是上下学和上下班时间为主。尤其是学校上下学前后半小时、菜场门口上下班时间乱停车比较集中。
(二)临时违停高发。银行门口、取款机附近、早餐店和点心店门口等都是临时违停高发地段,这些地方车主都是抱着马上回来的心态,临时把车停靠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造成管理难度。
(三)夜间违停严重。特别是小区附近,夜间违停几乎成为常态,尽管海宁现在已开始推行“日夜”分时段错时停车机制,但是仅在一部分小区附近划设了19:00-7:00的临时车位,还有一部分小区附近仍然违停严重。
(四)小广场上违停。有一些小区、机关单位和商业区外普遍存在大面积的活动区域,类似一个小广场,这些地方的产权往往属于小区或者单位,市政无法自行划设车位,产权方又缺乏管理,导致违停乱象。
作为执法部门在积极寻求思路破解难题的同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进行法规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停车,安全出行,增强车辆驾驶人“停车入位”意识,改变随意停车陋习,不断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和遵守法规的观念,从而有效改善城区道路的交通整体环境,提高城市文明建设水平。
|